近年來,社交電商迅猛發展,利用小紅書KOL推廣生產原創內容的推廣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告主的歡迎。用戶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認為好用的產品、服飾搭配、美妝教程、旅游攻略、美食測評等等,這一過程又被稱為“種草”。
種草是個技術活,但也有套路。
一、怎么設計投放方案?
在設計具體的投放方案之前,我們需要做下背景分析,確定以下三件重要的事情:
1、投放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新品上市要做品宣,或者新銳品牌,要做轉化。
為什么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投放目的?
因為投放目的不同,對應的投放策略不同,以及最終數據統計的結論也不同,在投放之前如果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投,那即便是收獲了不錯的效果,但也不覺得滿意,因為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2、這次投放的預算是多少?
小紅書廣告投放,錢多有錢多的投放方法,錢少也有錢少的玩法,你必須得清楚的知道自己預算大概有多少,才能去針對性的設計方案。
二、制定投放策略
根據以上的內容,我們就要真正的制定筆記的投放策略了,例如你做出來的策略大概可以用一句話去概括。
舉個例子:
讓1k粉絲左右的美妝素人(達人選擇),圍繞口紅排行榜、口紅推薦、口紅大全、口紅試色(關鍵詞)去寫評測、試色、好物分享、干貨教程或者合輯推薦類型(內容類型)筆記800篇(投放數量)。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
1)達人選擇
明星和頭部KOL在小紅書有著天然的個人IP優勢,明星粉絲黏性強,更有說服力。而頭部的美妝KOL博主在圈層具有高話題度,影響力和帶貨能力不容小覷。
有條件的品牌可以先讓明星和頭部KOL推內容,提高產品曝光和話題,再由腰部和底部KOL進行擴散,這樣就形成了用戶帶動用戶的共創氛圍。
再常規些,建議博主配比:20%的頭部達人(5W粉-10W粉或者更高,但不要明星)+50%腰部達人(5k粉-5w粉)+30%的素人博主(5k粉以內)。
這里注意一下,選擇垂直領域,粉絲群體與品牌目標消費群有重合的博主。
2)關鍵詞:
選擇圍繞哪些關鍵詞去寫。也可以用這樣的篩選方法,品牌詞必選,其次選類目詞,如果類目詞競爭激烈,就選細分類目詞,或者也可以按照產品的作用或者場景去選。
3)內容類型:
總結一下目前有容易推薦的內容:
a.能引發用戶共鳴的體驗類內容
用生活中的某個場景、某段體驗(比如”夏天曬黑”、”睡前護膚”、“換季護膚”)可以直接喚起消費者”我也有這種經歷”的意識,或者激發消費者”我也能變得這樣”的情緒,從而實現種草。
b.知識干貨類筆記吸引更精準的受眾
這種能直接解決用戶難題的筆記,比如”五官扁平的臉,怎樣才能變立體?”、”敏感肌怎么護理?”能夠直接觸動目標人群。
c.實驗測評類更能促使轉化。
從種草到拔草,是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認同、信服、購買決策的過程。明星、達人參觀實驗室、before & after對比、素人采訪、成分黨解析等形式的內容讓消費者能更直接的見證產品的效果和研發過程,筆記形式多為實驗測評類,較適合種草。
4)投放數量
如果在不考慮錢的基礎情況下,投放數量當然是以超越竟品為基礎目標,以提高本年度銷售業績為終極目標。但是綜合小紅書的相關轉化率來看,為了完成銷售業績,該投多少數量也要有大概的目標。
此外,預算也決定了投放數量。
復盤:如何做數據總結?
1)聲量數據
在小紅書中搜品牌詞,出現多少篇筆記。對比投放前,數據增加了多少?
2)用戶互動數據
用戶互動數據是來輔助判斷筆記投放效果的,這里不僅要統計用戶互動的絕對值數據,也要通過本次的投放費用/用戶互動數據,來計算用戶互動成本。
評論的內容也是我們重要的關注點,這是目前用戶對于產品的態度。
3)筆記排名
統計在不同關鍵詞下,筆記排名情況,對比投放之前,有哪些變化。
4)轉化效果
雖然我們的投放目標可能不是直接轉化,但是也可能會對轉化帶來積極的影響,所以對比天貓或者淘寶店等,看看在投放期間對比其他時間,流量是否有一定的上升。
對投放活動進行總結和復盤,一方面是為自己積累經驗,一方面是向客戶展示投放效果,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