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危機公關輿情處理的故事“大學時我喜歡上的一款口紅品牌竟然涉嫌唇膏中含有有害成分,是在小紅書上的評測帖子發現的!”許多人會這樣自嘲,因為小紅書上用戶真實的商品評價一度被認為是最靠譜的,很多人在網上購物時總會先去小紅書上搜集評價,因為大家都相信這些來自真實使用者的反饋。
但是在2019年的一次事件中,小紅書卻被曝出丑聞,不少人剛開始不愿意相信,還以為是惡評所導致的惡劣形象宣傳。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事實被揭露,小紅書終于陷入危機之中了。事件起因是一篇小紅書的口紅使用評測帖子,使用者在使用口紅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唇部產生了劇烈疼痛和過敏癥狀,繼而對列表成分進行了檢測,發現其中含有可致癌物質的成分。
這篇評測帖子收到了許多的點贊和評論,很快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不少人開始擔心自己的口紅也可能有類似的問題。
接著,媒體開始跟進報道,并將問題擴展至更多品牌的化妝品。
小紅書在這種情況下應由的責任非常明確,因為小紅書的平臺是內容分享社區,負責的責任范圍涵蓋了對分享的內容進行監管和審核。
小紅書團隊以及相關品牌和卡片主開始投入大量的精力來處理這個突發的危機。
首先,他們發布了公告,表示會對平臺上的有害商品進行下架,同時開展專項檢查和備案制度,并建立了用戶提醒和舉報機制。
其次,他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公關團隊,處理與危機相關的一切輿情,消除負面影響,同時解決問題,以保障用戶和品牌利益。
團隊最初的做法是采取較低調的方式回應問題,但是當問題持續蔓延并導致市場情緒劇烈波動時,小紅書則決定采取更為積極的措施,向用戶和社會大眾透明公開及時情況,向品牌方提供危機應對方案,同時還組織專家進行商品評測與檢測,并公開結果。
在這一過程中,小紅書付出了很多努力與資源,并很好地利用了網絡熱點,始終將用戶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最終,眾多品牌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風波之后,吸取了教訓,不斷改進產品質量和監管體制,同時大幅度提升用戶滿意度和粘性。
小紅書得以成功地應對此次危機,并提高了對自身和行業的規范性、責任性和影響力。
其實每個行業都要考慮到風險管理,做好應對突發事件和危機公關的準備才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和行業的利益。
品牌要提高對使用者和監管者的服務質量和回饋,同時要更好地預測和避免潛在危險,擴大自身影響力和提高社會責任感,以維護長遠利益。
這次小紅書的危機公關可謂是為企業和行業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