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世間萬般法,皆有因果;萬物負陰抱陽,孤則不立也。眾生所歷樂事如此,悲事亦然。意思大概 就是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存在因果的,凡事都具有好壞兩面性,在我們經歷的好事中如此,在 不好的事情中,同樣如此。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凡事皆有正反兩面。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很多時候,企業出現問題,在當事人眼里,這或許就是天大的禍事;但對那些深喑福禍相依之人眼里,在負面禍事的表象下,或許隱藏著對企業發展大有益處的福分。
小時候,我們常會聽到父母長輩我們說這樣的一句話:“磕磕絆絆,孩子才能夠長大成人”,企業同樣也需要在一次次逆境之中吸取成長的經驗,損有余而補不足,方可肆意生長。
脫掉它“苦難”的外衣,才能夠明確公關的價值與意義。
企業在產生困境的時候,很多企業第一時間想的都是 如何去化解。因為在他們眼里危機公關的作用就是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這種說法本沒有錯,但根據企業具體應對策略的不同,公關實際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會產生差異,最終顯現出來的危機公關價值,也會呈現不同梯度的變化。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危機公關的價值體現如何,策劃人的策略制定和具體實際操作都至關重要。
我們根據公關價值不同體現層面,來逐層分析一下客觀上,危機公關之于企業的價值體現及危機公關的意義所在。
一、危機公關的價值:客觀價值體現
從作用結果分析,其價值主要可以分為三類:解決問題、減少損失、轉危為機。在這三層遞進關系下,它關對于企業的作用,也在發生著不一樣的變化。
1、解決問題型:以化解問題為根本價值
解決問題,是所有公關人對危機公關作用的基礎認識,同樣這也是它對于企業的最核心價值體現所在。
當然根據引發企業出現困境性質的不同,有些問題是無法公關的,筆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已有分析,在此就不多加贅述。
首先,解決問題型的公關策略,其第一條價值就是幫助企業解決眼前的問題。
其次,就是維持內部結構的穩定。事件爆發的時候,很多企業都處于六神無主的狀態,公關團隊此時就如同企業在黑暗中的明燈。只要有相應的公關應對策略出來,企業內部結果相對而言將會保持穩定。
最后,一定程度 上消除 網絡負面情緒蔓延的態勢,讓企業免受二次傷害,極大削弱了問題對 企業 的傷害。
2、減少損失類型:以維護企業利益為核心
危機公關的第二類價值就是幫助企業在危機中減少損失。
在爆發危機之后,企業公關人第一時間需要對當下困境的攻擊力進行評估,然后在信息收集完善的情況下,快速完成應對方案。
在以維護企業利益為核心的前提下,如何讓企業盡可能的以較少的損失,脫離困境,就是這一層公關應對方案的價值所在。
棄車保帥、壯士斷腕、短尾求生,這些一直都是公關策略中出現的高頻詞匯。危機公關有效的邏輯,說到底就是一場“還債消災”的過程。
但如果沒有合理的公關策略,其中的“債”,企業或許“還”再多,或許也無法抵災。
首先,以企業利益為核心的策略價值,在保證可以解決為題的前提下,讓企業在品牌、企業、產品等三方面,都可以盡量維護其根本的運營價值,不至于被眼前的困難直接沖散。
其次,在選擇損失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企業自查的過程。可以有效的抑制很多隱藏危險發生的可能。因為很多時候,趁“亂”,真的可以做出以前不方便的操作。
最后,維護企業利益的核心,一方面除了上述的消除一些企業隱患,減少企業經濟損失之外,其實根本作用就是守住其根本價值。不至于讓企業的信任體系、價值體系、結構體系,全線崩塌。
在危險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領導人或相關部門,都成為了時局下的“背鍋俠”。很多時候,眼中所見并非實,耳中所聞也非真,有些事物剛好只是公關策略中被“舍棄”的那部分而已。
3、轉危為機型:眼前所弊,化為手中所“利”
福禍相依的道理,大家都懂。危機,在危險的表象下,其實也蘊含著企業發展機遇;它的的特性是具備爆發性、聚集性、裂變性的,這些特性如果除去其負面載體的“前綴”下,這些都是企業夢寐以求的品牌推廣的絕佳屬性。
轉危為機是公關價值最大化的一種形式,它對于企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類:
首先,利用危機的高聚集、廣泛傳播、爆發等特性,可以有效的讓企業實現品牌傳播。很多企業可能從建立之初到最后宣告破產,可能都沒有享受過這類萬眾矚目的感覺。
其次,趁熱打鐵,向群眾傳播企業價值觀,并通過事件來強化價值觀。人們常說,人生如戲,全憑演技,事態爆發之后,企業如何利用它演出一場大戲,就要看策劃人的“植入”功底了。強化企業價值,是一家企業可以為之奮斗終身的事業。
最后,在危與機的轉換過程中,會逐漸增加企業的凝聚力。企業價值傳播不僅是對外,還有對內。當企業員工,在共同經歷過患難之后 ,他們才可以真正的將力量擰在一起。
有的人,在一起共事多年,到頭來,還是陌路人;但有些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卻可以產生深厚的情誼。
與同道者,一起欣賞雨后彩虹,才能感受真正的美。
危機公關對于企業的價值總結
1、解決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這是一切危機公關的核心價值。
2、穩定軍心:企業問題爆發的時候,如果內部員工放棄了企業,又何談化解危機。合理的公共關系策略能夠很好的幫助企業 穩定內部結構。
3、控制輿情:在網絡環境下,三人成虎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危機公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輿情變化,不至于讓網絡輿情出現一邊倒的局面。
4、減少損失:危機公關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幫助企業“止血”。
5、自我排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企業自查的過程。
6、維護企業價值:通過付出一部分的損失,以求維護企業核心價值的完整性。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就是因為核心價值的瞬間崩塌,讓所有人都無能為力。
7、品牌建設:在“負面”特有的廣傳播和高關注的特性下,企業品牌同樣也會在無形中進入群眾的內心。此時公共關系的作用就是讓群眾對品牌多產生一些“善意”。
8、加固企業價值:企業通過自己的實際做法,可以進一步加深企業自身的“核心價值觀”。
9、凝聚團隊:共患難之后,企業才能夠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這才是一家企業的“魂”。
二、危機公關的意義:它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
通過對它的價值分析,我們從精神層面上,來剖析一下,于企業而言,它到底擔任著怎樣的角色?
1、稽查者:防范于未然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能夠導致問題發生的隱患。公共關系很大一部分意義就是在于幫助企業在問題未曾爆發之前,及時消除。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讓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到自我檢查,這也是所謂“日三省吾身”的含義所在。
2、協調者:處理企業內部與外部的關系
公關之于企業的第二份意義,就是協調企業關系。很多時候,我們提出公關是做什么的?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相關內容。那些所謂的品牌推廣、營銷策劃、產品定位等,其實都是公關的實際作用而已。公關,其實就是公共關系。
因此,危機公關的意義就是在于協調企業與員工,企業與受眾的關系,它是 一位協調者。
協調內部關系:讓各部門之間的配合更下完善,盡可能少的讓員工產生負面情緒,在問題爆發的過程中,穩定員工的心態。
協調受眾關系:負面事態爆發的時候,品牌受眾是傳播的第一人群。公關策略的重心在此時,就是要與受眾維系良好的關系,讓他們能夠向外多傳播對企業有利的信息。當負面事態進入爆發時期,輿情的發展態勢,是決定這場公關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
3、守衛者:解決企業出現的各種問題
企業發展離不開公共關系,危機爆發的整個構成中,同樣也離不開危機公關。當企業出現問題的時候,其所擔任的角色就是幫助企業解決問題,護衛企業安定。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危機公關在此時就是給出克服挫折的應對方案,控制事態發展方向,維護與鞏固企業核心價值,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這或許就是其作用與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