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品牌危機公關,制定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危機預警機制
建立高度靈敏的品牌監測和危機預警系統,指派專人或專門的部門,或者委托品牌監測機構對各種媒介實施實時監測,收集相關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和處理,捕捉各種危機征兆,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反映給品牌管理部門。
2. 快速反應機制
在品牌危機的處理過程中,反應速度通常是決定危機是否能夠被消除甚至轉化成機遇的關鍵。對于危機或者認識不足,或者準備不足,或者反應遲緩,都可能造成品牌危機擴大化,嚴重的還會產生連鎖危機,直至危及企業的生存。
3. 態度積極、誠懇,勇于承認錯誤
當一個事件產生的時候,公眾和社會輿論的關注焦點往往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事件發生后公司的態度和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一些公司恰恰是在態度上給人感覺不夠誠懇或不夠誠實,才造成事態的持續惡化和危機的迅速蔓延,最終帶來商業利益和品牌形象的雙重損失。
4. 以積極的心態看待危機,把“危機”轉化成“契機”
《道德經》有一句話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我們處理品牌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則:一定要以積極的心態看待品牌危機,力爭把“危機”轉化成“契機”。
5. 邀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站出來為企業代言
當品牌危機發生時,應該主動的邀請第三方在媒體上談相關問題,這里的第三方既包括行業專家、顧問,也包括權威檢測和科研機構等非利益相關者。因為第三方不但具有權威性,而且當他們面對問題時,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冷靜、客觀、公正地對事件進行評論,所以對公眾來說具有較大公信力。
6. 長期洗白
在危機公關基本平息后,網絡上還是會有零零散散的負面信息,這就需要長期開展SEO,大品牌可以通過公關部門開展,中小品牌則最好與輿情優化公司合作,輿情優化公司長期開展危機公關業務,有經驗。
以上步驟可以幫助品牌在面對危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保護品牌形象,減少損失,并有可能將危機轉化為提升品牌形象的機會。